今天下午,接待了两位青少年咨询。第一位是今年15岁、初三年级的女孩爱爱(化名)。第二位是今年8岁的小学一年级学生宣宣(化名)。爱爱因为家庭原因,从小就被放在四个不同的家庭里抚养长大,因为学习、行为“表里不一”、“早恋”等问题被母亲带来求助。今天就她的案子,谈谈教师自身的人格、职业态度、言行等对学生的影响。
她因为学习成绩尤其是数学成绩不好,被分到了一个所谓的“差班”。班上的同学成绩都不太好,所以很多老师来她们班上课的时候都不太积极,甚至有个别老师是敷衍了事、照本宣科地上课。班上大部分的同学除了班主任的课会比较安静地“听”,其他任课老师的课基本上都是吵吵闹闹,没有几个人会认真听讲。
她说,我们班级是全校公认的“差班”,在我们的同学都是“差生”,都是不愿意学习的人。因此,老师对我们的学习基本上都是不闻不问,只要不出安全事故,怎么样都行。而我们也认为自己都是学习上的“废物”,也没人在乎学习成绩。所以,无论是上课还是下课,基本上都是在打打闹闹,恶作剧地开玩笑。
这样的状况在我这些年的青少年咨询经验中也曾遇到过。当时既对极少数这样不负责任的老师感到“愤怒”,也为处在这样的环境里的孩子感到悲哀和痛心。但是,仔细想想,出现这样的情况,其实有很多因素。
青春期是孩子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,这个阶段的孩子身体、自我意识、自尊自信、情绪情感等多方面都处于一个快速发展而又不稳定的状态。他们面临一个重要的心理发展课题——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与协调。如果这个阶段没有获得“同一性”,孩子会产生“角色混乱”或消极的自我意向。
青春期的孩子要获得良好的”同一性”,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外界——比如父母、老师等重要他人对他们的评价、引导或影响。当父母或老师发自内心地认为他们是“优秀的”、“特别的”,他们会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、忠诚的品质,并把这样的角色一直扮演下去。而如果他们被认定为“烂苹果”,他们刚开始会因此而觉得愤怒、抗争,当经过一段时间以后,他们也会逐渐认同这个“角色”,而开始出现自暴自弃,一直到自己“烂透了”为止。因此 ,父母或老师“相信”孩子是“什么”,他们就真的可能会是“什么”!(参考心理学术语“皮格马利翁效应”)
当爱爱的老师们觉得她班上的同学都是“差生”、“坏学生”,他们对学生们自然会有“不屑”、“轻蔑”等态度,尽管表面上可能不会直接表达出来,但是学生们的潜意识是可以接收到这样的信息的。当学生们感受到这样的信息之后,自然会出现不服、调皮捣蛋、叛逆等行为来表达对教师的不满甚至是愤怒情绪,而这些行为又进一步强化了教师对学生刻板印象——孺子不可教,朽木不可雕!日积月累,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,导致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资本不断地被消耗——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学生的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。(参考心理学术语“习得性无助”)
所以,一个老师的人格是否健全、饱满决定了他“相信”的能力,而”相信”的能力又决定了其面对学生的态度,态度再影响其教育行为,行为决定了其教育的结果!我一直认为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,而真心是“用生命影响生命”,“用人格影响人格”的过程!教育和心理咨询一样,人格是最强大、有力而稳定的技术。因此,一个教师的人格健全、心理健康是首要的教育技术,其次才是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技巧。
曾经有多位带孩子来我这里做过心理辅导的家长很“羡慕嫉妒恨”的问我:“为什么我把孩子从小抚养到现在,他不愿意和我沟通,也不听我的话。而和你沟通了几次之后就老是说‘吴老师说要怎么样就怎么样!’你是不是把他给催眠了?”其实我并没有做那么复杂的工作。我只是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们的感受,而最重要的是——无论他们做了什么他人无法接受的行为,我都不太会去批评和指责他们。因为我知道,所有的行为都是在特定的情绪背景下才会出现;因为我知道,一切行为都有正面的动机,都是为了自己更好;因为我相信,人性向上,人性向善!
2009年,我曾在一所私立学校担任了一个学期兼职的心理老师。有一个九年级的学生,每次在我讲课的时候都会接话,往往引起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,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。每次在出现类似情形时候,我心里也会出现愤怒的情绪(甚至都想把他拉出去暴打一顿),但是为了“为人师表”,我还是强压住怒火,装作若无其事,采取“置之不理”的方法来应对。后来,在“忍无可忍”的某一天,我终于“爆发了”。在他再次出现类似行为的时候,我问他:“你是不是精力太旺盛了?要不你到操场去跑五圈再回来上课吧?”他马上回答:“好啊!”我说:“那你去吧。”他真的马上就冲出了教室,跑到操场去了。然后我继续上课。
十几分钟以后,我听见他跑到教室门口,喊了一声“报告!”我让他进了教室,回到座位上坐了下来。然后问他:“你跑了操场五圈了吗?”他回答:“是的,吴老师。”我问他:“感觉怎么样?”他说:“很爽!”全班同学又哄堂大笑。这时候,我走到他的座位旁边,看着他的眼睛。温和又严肃地问:“同学,你叫什么名字我不知道(因为那时候我上了全校近二十个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,确实记不了那么多学生的姓名)。但是我猜一下,你的学习成绩不太好,对不对?”我话音刚落,全班响起了掌声。我知道我猜对了。我又问:“班上的同学不太喜欢你,对不对?”刚说完,掌声又响起来了。我又猜对了。我继续问:“老师们也不喜欢你,对吗?”这时候再次掌声雷动。我继续对这位同学说:“我知道你想要什么,但是你想要的是不是可以通过更合适的方式来得到呢?你思考一下吧。”
有同学问我:“吴老师,你怎么那么神?难道学心理学的人真的可以看透别人?”其实不是我那么“神”,我只是了解人的需求,知道行为背后的动机。那位“捣蛋鬼”其实想要的就是别人的关注和认可,这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之一。当他无法通过学习成绩、良好的表现来获得他人的关注,就无意识地用“破坏性”的行为来获得——即使不能“流芳万世”,也要“遗臭万年”。这样才能给自己一点安慰和提示别人——“我还存在这里,你们不要忽略我!”这是他也需要“存在感”。
但是,现实中的老师们往往没有满足孩子这些需求。比如爱爱的某些老师布置学生做课堂练习,他在课堂里巡视。他只会停留在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旁边,关注他完成练习的情况,却对邻座成绩较差的学生“视若无睹”。这种行为会让成绩差的学生感受到被忽略、被“蔑视”的“羞辱感”,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,严重时会导致心理的创伤。
除了上诉情形,教师对学生的言语也会有明显的影响。比如尖酸刻薄、讥讽等言语,都可能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。
对于爱爱这样的孩子,由于童年不断地更换抚养者,缺乏稳定性客体,已经导致了自卑、安全感缺乏、被抛弃感等心理创伤,对外界非常敏感,更容易受到教师一些不正确的态度和言行的影响,导致心理创伤进一步加剧,甚至会影响其人格的发展。
曾经在我儿子幼儿园里看到过这么一幅标语:“教孩子三年,想孩子三十年”。但是,在我从事心理学工作十几年,接待了大量的青少年心理咨询个案之后,我想把这幅标语改成:“教孩子三年,影响孩子一辈子!”
教师幸福了,学生才会幸福。我祈祷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要努力成长自我,让幸福的感觉由内而外,自然流淌。因为,那不仅仅是为了自己,也是为了你所教育的每一位学生的责任!